189.2 亿元政务(专属云)市场:华为 72 亿、浪潮 57 亿......
2021年8月5日,IDC发布了《中国政务云基础设施市场份额,2020》报告,数据显示:中国政务(专属云)市场规模达 189.2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2.75%。市场份额超过 10% 的厂商共有三家,分别为华为、浪潮、紫光,共占有 87.05% 的市场份额。
2021年8月5日,IDC发布了《中国政务云基础设施市场份额,2020》报告,数据显示:中国政务云基础设施市场的总规模达到了270.6亿元,增长高达24.03%。

政务云基础设施市场包括两部分:
1、专属云基础设施:企业给政府本地化部署的、给特定用户使用的云基础设施,其中包含大量硬件设备。
2、公有云基础设施:政府采购的企业自有的公有云资源池的 IaaS 资源。
其中政务(专属云)市场规模达 189.2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2.75%。

在该子市场中,市场份额超过 10% 的厂商共有三家,分别为华为、浪潮、紫光,共占有 87.05% 的市场份额。
政务(专属云)基础设施市场增速放缓,集约化建设明显
政务云经过多年的发展,政府建设云基础设施已经达到一定的峰值,80%以上的地市和接近25%的区县已经部署了自有的专属云。
目前,存量的专属云基础设施可以满足当下普遍的业务发展需求,政务云建设的形态也从以往的私有云基础设施建设逐渐扩展到云服务运营、公有云、混合云、分布式云等形态,技术领域也从原有的基础设施层向数据层、业务应用层扩展。
政务领域专属云基础设施市场的建设进度逐渐放缓。
在省级政务云全覆盖的情况下,在资源的有效集约化利用的大背景下,政府对于政务云建设的集约化思路越来越明显,省级政务云对地市的辐射影响逐渐变大,地市政务云建设选型对于省级选型的参考也越来越多。
政务(公有云)市场规模达 81.4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61.59%。

在该子市场中,市场份额超过 10% 的厂商共有四家的,分别为中国电信、阿里云、华为、浪潮,共占据 81.7% 的市场。
政务(公有云)基础设施需求大幅增多,疫情期间尤为突出
政务领域使用公有云的诉求,主要体现在政府对新应用场景在新技术支撑方面的需求。以往建设的政务云多以专属云形式构建,但是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在政务领域的不断渗透,随之而来的是数据量的激增,对云计算资源需求的激增。这是政务领域目前采用公有云实现计算资源弹性扩充的核心诉求,以满足政府实现便民服务、公共服务等互联网政务应用的灵活业务诉求。
例如,政府机构需要政务云完成非敏感数据的模型训练,而本地政务云的专属云架构里面没有相对应的GPU等资源时,政府机构会采用公有云上的节点来完成相应的模型训练,并且该公有云分区是已经通过网信办安全审查的安全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