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华为云发展是越来越好了!华为云的向好表现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明显感受到:一是市场份额持续增长,二是行业仿效其模式。
01 发展迅速的华为云
2017年3月,华为云BU宣布成立。
2018年7月18日,任正非在华为 GTS人工智能实践进展汇报会上,将华为云定位为可供千万家公司种“庄稼”的“黑土地”。
华为云在2018年前业务发展不算特别慢,但由于国内对华为云和“黑土地”定位的认识以及公有云、私有云等在发展路线上存在不同认识,所以整体上并没有形成合力发展。
2019年,华为云内部开始统一思想,理清了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当确定发展方向的时候,华为云方面也找到了自己的优势,即芯片的最底层和 IT服务能力。从那以后,华为云开始依靠自己在芯片、 AI、大数据等方面的优势,为城市、制造业、医疗、汽车、园区、互联网等行业提供解决方案。明确方向和战略的华为云在2019年发展势猛,根据 IDC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19年上半年)跟踪》报告显示,2019年第二季度,华为云在中国公有云计算市场份额超过AWS,成为仅次于阿里云、腾讯云和中国电信的第四大云服务商。
2020年,华为云进一步加速发展。截至2020年底,华为云已上线超过220个云服务、210个解决方案,发展了19000多个合作伙伴,汇聚了160万开发者,在云市上架应用超过4000个;拥有10多个城市智能体、600多个中国政务云、30多个国家部委、220多家金融客户、300多家 SAP上云客户、30多家 TOP汽车制造企业、超过14家 TOP基因公司选择华为云;计算领域,有12家合作伙伴推出了基于鲲鹏主板的计算产品。拥有超过2000个合作伙伴的4500多种解决方案,通过鲲鹏、升腾计算平台进行适配与认证;存储领域,华为存储市场份额居全球第三,中国第一。根据国际研究机构 Gartner的研究报告,华为云在全球排名第五。据 Canalys数据显示,2020年,华为云市场份额占据全国第二位,达17.4%。
华为云是2020年发展速度最快的主流云服务商。
02 飞速发展的华为云背后
华为云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华为云 BU的努力,更离不开华为管理层对云市场趋势的精确判断与布局。
2020年1月,华为重新调整了组织架构,将 Cloud& AI提升为华为第四大 BG。
2020年12月30日,华为《心声社区》公布了任正非11月4日在企业业务和云业务汇报会上的全文。在发言中,任正非指出了2020年华为云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未来云市场发展趋势、华为云应该如何做进行了阐述。
任正非在企业业务和云业务汇报会上的发言中指出了华为云在2020年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其一,一线有些代表处专业化分工过细,接口多了,干部多了,汇报多了,实际工作的人却少了。
其二,资源投入增加了,作战效率下降了。
其三,内部沟通成本高。
其四,等级森严的组织层次、部门壁垒,导致分工过细,“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客户却很难受,本该团结为客户服务的力量存在内卷。
对上述问题,任正非指出:这些问题降低了内部运营的效率,也直接影响到客户和合作伙伴的满意度。要在前线形成场景化合成作战,“坦克”“飞机”“大炮”“机关枪”……,要统一指挥。提出了按照“作战综合、能力专业化”的原则优化代表处组织。
在发言中,任正非还谈到了云市场的未来发展,他指出,政府、企业上云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应用、大企业的非敏感数据应用、新的政企创新应用场景等,将越来越多地承载在公有云上;此外,政府企业的核心数据、核心业务仍需承载在自建数据中心或专属云上。
任正非在发言中也对华为云的发展做了部署,他指出:华为从事企业业务多年,有一个庞大的销售服务团队,有一定基础,联合客户、行业领先的应用开发商和系统集成商等生态伙伴,进行联合创新,积累和沉淀行业的关键知识资产,这样好的经验不要丢掉,每年两、三个行业,几年后能达到几个、十几个行业,就不得了!他指出,微软就是不断地通过与客户的共同创新来构建竞争优势。他要求华为云要与关键客户建立联合创新实验室,将一批有前途、有巨大需求的微粒组织起来,组成全要素、全业务、全编成、具有独立作战能力与权力的“军团”。任正非也指出在移动互联网应用、企业应用、政府应用、煤矿应用、机场应用、平安应用、 GTS应用、企业内部 IT应用等方面,都是华为云生态发展的机遇之窗。
很明显,2020年华为云的迅猛发展,除了华为云 BU的努力之外,它也离不开其管理层对云市场的深刻洞察和积极的应对举措。
03 2021,华为云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任正非在2020年对云市场提出的建议和组织架构调整的指示,老人的智慧令人敬佩。正如他所说的“政府、企业上云成为一种趋势”的观点和他提出要“抽出一些有前途、有巨大需求的颗粒,组成全要素、全业务、全编成、具有独立作战能力的‘军团’。
目前,华为云内部针对云市场所做的组织架构模式和一些工作方法正在被模仿。华为很早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30多个代表处,可以快速触达省级市场,这也是推动华为云在2020年突飞猛进的重要力量。在2019-2020年,华为云进一步加强了这一组织机制,将代表处组织向地级市延伸,甚至县级市,并根据政府业务自上而下进行更细致的划分,既有跑高层的,也有跑地市的。另外,华为还大量任命了城市总经理,负责具体地区。
由于这一层次分明、责任到人的点对点工作模式,华为云逐步找到了政企云市场的入口,并于2020年开始收获。据悉,政府和企业的收入从几年前的90多亿增长到2020年的170亿。
目前,华为这种做法正被业界“借鉴”。就以阿里云近期的组织升级为例,这一轮组织升级主要有两点,一是细分行业,二是强调本地化、区域化服务的重要性。具体地说,阿里云共细分了18个行业部门,由行业总经理负责做行业数字化创新。另外,阿里云划分了16个地区,指定了16个分公司总经理,负责区域的本地化运营,包括与当地客户建立联系,建立本地化生态。除了阿里云,腾讯云也进行了类似的组织架构调整。
步入2021年,华为管理层又多次调整华为云计算组织架构。
今年1月,华为内部发布了人事调整,宣布余承东兼任 Cloud& AI BG总裁。
4月,华为再次调整了云的组织架构,将原来的服务器、存储等业务划归为“网络产品及解决方案”,部门则改为 ICT产品解决方案,总裁由余承东改为张平安。同一时期,华为轮值主席徐直军被任命为华为云董事长,华为消费者 BGCEO余承东被任命为华为云 CEO,同时 Cloud BU新增两个副主任,彭中阳和陶景文分别负责企业业务和流程IT。
5月18日,华为云架构再次调整,取消了余承东的华为云 CEO职位,张平安被任命为华为云 CEO。
相对于2020年的调整,华为云这一轮的调整更大、更深。笔者认为,华为云在2021年上半年进行的几次密集调整,基本完成了对云业务团队组织结构的梳理与调整,为新帅张平安未来的工作做好铺垫。同时,华为云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经历了几年的发展之后,华为云开始成为引领新一轮云计算市场的主要力量。